本团队遵循“生物力学分析-康复技术-辅具设计开发”学术思想,采用实验研究与建模分析的方法,研究肌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机理与特性,建立人体肌骨系统损伤及康复的检测与分析评价体系,设计开发相关的康复辅具装置,评估“人-机工程”的生物力学功效,实现人体运动机能的检测、评估、治疗与康复。
团队重点围绕多学科交叉合作,医工结合,基础研究服务临床应用。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在运动生物力学、损伤生物力学、生理系统耦合建模与分析等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积极服务京津冀、江浙沪、西藏等地区,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昌都藏医院等多家医疗、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医工结合,基础研究服务临床应用。
本团队经多年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申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于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期刊《Journal of Biomechanics》、《Medica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Journal of Mechan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医用生物力学》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研究方向:
(1)通过对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揭示肘关节损伤的力学机制,可为肘关节外科手术的改进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数理力学基础的肌骨系统组织多尺度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进行其重建、损伤与康复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2)建立人体膝盖、小腿和脚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足底压力分布及步态特征,研究足部的足跟痛、筋膜炎、跟腱炎等损伤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新型可减小足底压力的鞋垫。
(3)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肌骨系统运动仿真模型,进行损伤、人-机工程、康复机理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运动与组织生长相互作用机制,开发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4)基于生物力学特征的测量与分析,针对老年人功能退化、特殊疾病(脑瘫、中风、肢体缺损等)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开展康复原理与机制、评价方法与技术、智能型老年人照护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
(5)研究人体疲劳的特性与研究方法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对人体作业能力、生理信号(肌电、坐压应力等)等的影响,提出装备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与人机适配性的评价方法。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fwang@t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