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科技赋能农业创新 校地携手振兴乡村——机械工程学院赴瑞景田源家庭农场调研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2025年4月9日上午,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文辉教授与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朱恩龙老师,深入津南区八里台镇瑞景田源家庭农场走访调研,开展科技助农活动。调研聚焦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产学研合作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共谋校地协同发展新篇章。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 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本次调研紧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结合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目标,围绕小站稻机械化种植、无人机农事服务、智慧农业赋能小站稻种植、智能养殖系统等关键技术展开研讨。朱恩龙老师作为驻场科技特派员,详细介绍了农场在智慧灌溉、精准施肥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成果。李文辉院长表示,机械工程学院正以“先锋计划”为指引,大力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合作工作,希望能以此为契机整合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等资源,助力农场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为津南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深化产学研融合 构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经过调研沟通,学院与瑞景田源农场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一是充分发挥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农业大数据分析等课题研究;二是联合共建“天津市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科技研学活动;三是探索“无人机+农业”服务模式,开发智能巡检、精准施药等场景应用。李文辉院长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共研、人才共育,将农场打造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窗口,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复合型人才。

科技特派员驻点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朱恩龙老师自入驻农场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田间地头转化。瑞景天源农场计划引入科大研发的智能育秧系统,全面提升小站稻育苗效率和秧苗存活率;下一步计划试点水产养殖水质智能监测平台,构建稻渔共生生态循环体系。李文辉院长表示,学院将强化与地方政府的联动,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产业答卷”的协同创新机制,助力八里台镇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此次调研标志着天津科技大学与津南区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将围绕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以科技赋能“小站稻”品牌升级,以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书写京津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