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动态

人才培养动态

在东京校区的交流学习经历与感受

一、初到东京——感受城市的节奏与文化的碰撞

东京作为世界著名的都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刚到东京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的繁忙与有序并存。东京地铁、街道和商店的设计都极其注重效率和功能性,这让我感到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虑。与此同时,东京也保持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神社、庙会和古老的街区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织在一起,仿佛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找到了完美的平衡。这种强烈的对比给我带来了许多灵感,让我在这座城市中发现了许多设计的可能性。作为交换生,我在东京的校区参与了许多学术和实践项目,尤其是那些需要亲自上手制作和设计的作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项目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的设计技能,也让我对设计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课堂与展览——设计与艺术的交汇

在东京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国内有所不同。我们不仅有传统的讲座和讨论,还有大量的展览参观,授课老师的作品也成为了学习的一部分。老师安排我们参观的展览展示了许多日本本土设计师的创新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以简洁、细腻、功能性强为特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参观了老师的个人展览,展览中展示了他设计的剪刀等一些实际产品。这些设计在保持高效和精美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使用体验和细节,展示了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些展览,我不仅学习到设计的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了艺术与设计之间的深刻联系。每一件作品都是设计师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而我们作为学习者,也需要从中汲取力量与灵感。

三、小组作业与实践操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

在这次交换学习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就是那些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作业。在许多小组项目中,我们必须从头到尾亲自制作和设计产品,这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设计从构思到完成的全过程。其中最具挑战性和成就感的项目之一,是我参与的小组制作屏风、灯具和桌面摆件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设计一套现代风格的室内装饰品,这些设计既要符合现代审美,又要具备实用功能。屏风的设计着重于简洁与空间感,灯具则是通过巧妙地结构与材料搭配,达到既能照明又具美观的效果,而桌面摆件则采用了极简主义风格,力求展现线条的美感。在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思维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且在过程中逐步完善设计的细节,最终完成了一个具有艺术感的设计系列。

这些小组作业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让我深刻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创意与技能,而最终的成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协作精神是我在东京学习中的一大收获。

四、服务设计项目——用户体验与创意的结合

除了产品设计,我们还参与了服务设计项目,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在这些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功能,更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提供一种更加人性化和便捷的体验。其中一个我参与的服务设计项目是御守快闪店的设计。御守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价值。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设计一个能够吸引年轻人并提升体验感的御守快闪店。我们通过研究东京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发现他们对传统御守的需求不仅仅是祈求平安,更希望能通过御守获得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集互动、体验和购物于一体的御守快闪店。通过AR技术,顾客可以在店内了解每一款御守的文化背景和寓意,而快闪店的整体设计也将日本的传统元素与现代的互动体验巧妙结合,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和游客。除了御守快闪店,我们还参与了水族馆规划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被要求设计一个沉浸式的水族馆空间,既要展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又要提供舒适的游客体验。通过智能导航、动态灯光、声音效果等多种方式,我们设计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水族馆,这个项目让我对服务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更多的是对用户行为和情感的引导。

五、文化碰撞与跨学科思维的培养

东京不仅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学术氛围也非常独特。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分享想法,彼此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激发了我更多的创意。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让我意识到,作为设计师,必须具备全球视野,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

此外,东京的设计教育也让我更加注重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在许多项目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设计思维,还需要涉及市场调研、用户行为分析、科技应用等多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让我在面对复杂的设计问题时更加从容,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六、总结——反思与未来的规划

通过这段在东京的交流学习,我不仅收获了专业上的成长,还获得了文化和思维上的启发。在产品设计中,我学会了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物品,如何关注细节与功能;在服务设计中,我深刻理解了如何站在用户角度,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方案。此外,这段经历也让我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过程,更是对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综合运用。未来,我希望能够将这些在东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更广泛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在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和产品设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会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创造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和社会趋势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