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面向世界、共同进步
(一)案例简介
李海岩老师于2002年开始负责筹建“天津科技大学损伤生物力学与车辆安全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历经十五年的积淀,由起初的两人已发展为六人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生作为科研的主力军在中心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五年来,从这个中心出发的三十多位学子已走向世界、走向与汽车相关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李老师一直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多年的研究生导师工作中,李老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与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走出学校,走出国门。
(二)案例分析处理
1. 学术思想的养成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是一个人专业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当学生第一次踏入实验室,李老师就开始不断地提醒学生,研究生不是大学的五、六年级,要从本科阶段的认真上课完成作业,转变到科学研究的思想上来:变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带着批判性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问题的思维敏锐性。
2. 国际视野的引导
损伤生物力学与车辆安全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也是汽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许多科技前沿技术,因此,李老师要求研究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大量阅读英文文献,让我们的研究与世界同步。李老师还带领学生参加国内组织的重要国际会议,并鼓励他们在会议上做报告,与国内外专家有近距离的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走出国门,一名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常春藤盟校做博士后研究,一名在读博士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前往美国联合培养。提高英语水平是李老师日常对学生们的不间断提
醒。
3. 日常的严格管理
从中心开始正式报收研究生后,李老师就一直坚持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即便是在老师出国进修期间也没有放松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实验室老师们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要求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实验室,所以学生们经常是到晚上教学楼熄灯才离开。每周日的学术汇报交流一直坚持了十几年,远在美国的阮世捷老师也通过网络会议、电话交流坚持着对学生的日常学术指导。李老师也时常是周日一早把孩子送去课外班后赶到实验室开会,偶尔也有学生抱怨周日不能休息,但当学生们一点点进步、突破一个个难题时,师生们的快乐是一样的。
4. 良好学风的营造
李老师对每一级新生讲:一个实验室的良好学习氛围和文化是每个同学营造的,当然这样的氛围会令每个人受益终生。这样一届一届传承下来,学生们能够互帮互助,上一届的师兄、师姐是下一届的小导师,他们会为师弟师妹讲软件的学习方法、主动安排时间一起探讨学习等等。
5. 生活中关心和爱护
中心建立的最初几年,李老师与学生相差十岁左右,所以她常对他们说:我们有缘成为师生,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生活中我就是你们的大姐姐。当然现在的学生已经比李老师的女儿只大几岁了,所以李老师对学生也多了一份母爱。这样的心态,让李老师对学生有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当学生家庭遇到困难时,李老师会帮他们度过难关;当学生压力大时,李老师会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当学生遇到感情问题时,李老师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开导他们处理好个人问题;当学生处于心里疾病的边缘时,李老师力挽狂澜,说服学生家长共同给学生最大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使学生走出低霾,战胜了自己,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李老师总像老鹰一样护着学生,没错,日常她对学生严格的管理,有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时尖锐地指出,但当学生们走出实验室个个都是需要老师保护的孩子。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一直是李老师的从不放松的准则,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一直是李老师努力的方向,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一直是李老师引领学生不断前进的风向标。实验室是我们的大家庭,一届引导一届是我们形成的特有的氛围。实验室的进步与我们的良好氛围分不开,师生同心,互相支持是的实验室越走越远。
中心走过的十五年里,李老师与研究生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届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这里走出的学子已是国内多家汽车相关企业院所的骨干力量,愿我们的中心明天会更好!